4月9日下午,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農業經濟問題》雜志社社長呂新業研究員應學院邀請,在學院B201做了題爲“如何進行案例研究”的學術分享,學院100余名師生參加了此次講座。講座由西南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楊丹教授主持。
在楊丹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呂新業研究員接受邀請並全面介紹其學術研究後,整個分享講座正式開始。呂新業從展示期刊引用頻次前十的文章切入,進而介紹了目前農業經濟學研究的現狀及趨勢。他認爲,我國農業經濟學研究範式日趨規範、國內外研究水平日趨接近、國際聯系日趨緊密以及教育體系日趨國際化,但其中仍有不足之處,例如數據獲得的門檻較高、研究要领科學性不夠和研究創新性不足等。他指出,目前我國農業經濟學研究主要聚焦于“傳統農業經濟學”“農村發展經濟學”和“資源與環境經濟學”三個偏向,其中信息與通訊技術在農業生産領域的應用、探索農業大數據的信息收罗、數據應用以及計量要领、過去40年中國減貧结果的經驗總結等領域是我國農業經濟學重點研究問題。
相對而言,國內農業經濟學案例研究嚴重匮乏,不僅數量較少,而且質量水平亟待提升。爲此,呂新業著重闡述了“案例研究是什麽”,進行案例研究應該遵循“哪些原則”,並就“如何進行案例研究”爲與會師生提出重要建議。他強調,案例研究的重要意義在于回覆“爲什麽”與“怎麽樣”,而不僅僅只是說明“應該是什麽”,案例研究的“魂”在于強調與理論的對話與互動。
講座持續兩個多小時,現場氣氛活躍,與會師生紛紛圍繞“如何判斷案例選擇是否經典”、“案例普遍性不強的問題如何解決”、“案例分析中數據的重要性”等諸多關心的問題,與呂新業展開了充实討論。呂新業結合過往經曆和切身體會,耐心解答,積極爲學院師生探尋解決之道。整個講座過程中,呂新業深入淺出的精彩分享與視角獨特的諸多建議,引導師生們今後在案例研究中承袭“工匠精神”,立足理論構建,加強範本學習,有效拓寬了師生們的專業視野與研究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