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活動配景簡介
抗日戰爭時期,複旦大學舉校西遷,在北碚紮根辦學八年,與西南大學成爲同一地緣關系下的兄弟院校,配合肩負著抗日救國、民族複興的重任。
新時代的今天,西南大學與複旦大學赓續曆史血緣、地緣關系,再次連接,兩校MBA讀書會首次聯合舉辦跨校共讀活動,再敘友誼,共話學術,以書會友,天長地久。
2022年12月,全國各地雖受疫情影響嚴重,但仍然阻擋不了同學們的讀書熱情。爲期21天的線上共讀活動,获得了兩校同學的積極響應,共計150余名同學報名參加了本次活動。
02 共讀書籍簡介
《置身事內》這本書是複旦大學經濟學院蘭小歡教授多年教學、調研與研究內容的凝練,將經濟學原理與中國經濟發展的實踐有機融合,以地方政府投融資爲主線,深入淺出地論述了中國政治經濟體系,刻畫了地方政府進行經濟治理的基本方式。
本書出书後受到了諸多好評,豆瓣評分高達9.1分,多次當選各大平台年度推薦好書。
03 作者簡介
蘭小歡教授成長在內蒙古的邊陲小鎮,先後就讀于東北財經大學、中國社科學院和美國弗吉尼亞大學,並于2012年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隨後在長江商學院從事研究事情,任長江經濟帶産業基金戰略與研究總監。2014年起在複旦大學經濟學院任教,是複旦大學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研究中心、上海國際金融與經濟研究院研究員。主要研究中國的經濟發展和政治經濟,在多個國際一流期刊發表過文章。
04 獲獎情況
本次活動特別感謝複旦大學MBA讀書會的沈梦思会长,他专程造访了蘭教授,获得蘭教授亲笔签名书籍作为运动重磅奖品。
经过阅读打卡和小运动加入的综合积分排名,最终发生了一等奖三名(奖品:蘭教授亲笔签名书籍),二等奖十名(奖品:讀書會寄语版书籍),以及加入奖若干名(奖品:樊登念书卡)。
05 優秀書評
最開始聽書這本書是微信讀書的自動推薦,因爲它的名字特殊,所以比較有印象,雖然微信讀書打上了“神作”的標簽,但是由于其描述中國經濟這樣弘大而深刻的話題,一直被我束之高閣。偶然看到老紀發起讀書會的活動是關于這本書,當時想著,或者各人一起來讀,可能會更容易堅持些。其實整本書都在闡述中國談經濟離不開政府的幹預,不管是中央和地方的博弈,還是差异時期中國政府對于經濟發展的探索。脫離政治去談中國經濟猶如水中看花,许多經濟學理論對于中國的國情並不適用。同時,我們發現書中提到了许多原先似懂非懂的知識,如央行購買債券,其接下來會多印鈔票。GDP 的三大構成,我國過渡依賴投資;若是無效的投資其實對于經濟的拉動是沒有的,雖然在新建基礎設施的時候産生了GDP,但是對于後續經濟的帶動是無效的。好比在偏遠的地方狂修路,一遍又一各处翻新路。雖然看似可笑,但確是真實發生的。也讓我知道了中國的高儲蓄率並不簡簡單單是文化差異;所謂環環相扣,简陋不過如是。怙恃官員任期短,越发側重眼前,側重基建投資,在看不見的工程如教育醫療等方面力度較小,然後就需要加大儲蓄來應對這方面的風險。從分稅制談到疫情下的中國,整個曆程充滿了探索的過程。讓我想到了之前看《覺醒年代》,當時的先輩也是在不斷地探索中國的门路,身在局中,我們不清楚哪條门路是最適合中國的發展,也不知道在執行的過程中,應該如何糾偏,才是最切合當下國情的。
老師很貼心地將所有建議擴展閱讀的書籍,單獨放了一個章節。這樣可以方便今後有余力之時,繼續深挖。這本書系統地介紹了中國經濟,僅僅只讀一遍,是遠遠不夠的。讓我苦惱的是:原先從來沒有關注過國家政策偏向,所以對于文中许多問題的描述其實是沒有看懂的;其次,基礎知識太過单薄,只有看到一些耳熟的內容時,才有點印象。沒有辦法對于看過的內容用自己的話産出。
最後,看書時些許倉促,前期時間丰裕,遇到不懂的章節還會來回多讀幾遍,然而後期時間緊張,基本囫囵吞棗,只記住了一點,而沒有細想其相關的事項。
——複旦大學MBA2022级 杨柳
中國近30年的经济生长经历了频频重大革新,政府在革新中不光影响蛋糕的生产,也加入蛋糕的分配,所以我们不能脱离政府谈经济。蘭小歡老师所著的《置身事内》详细描述了我国在革新开放中政府所发挥的作用。
土地財政和土地金融中地方政府的作用
20侍m80年代中國經濟的特點非“承包”莫屬,財政承包制下,交完了中央,剩下的都是地方的,地方政府有動力擴大稅收來源,鼎力大举發展經濟。1994年,分稅制革新後,並沒有改變地方政府以經濟建設爲中心的任務,卻減少了可支配資源,招商引資和土地開發等就需要另籌資金,就催生了後面的土地財政和土地金融。
土地轉讓目的是爲了引入更多的企業帶動經濟發展,2001年所得稅改後,地方政府發展經濟從原來的工業化變爲了工業與都市化兩手抓,低價供應工業用地和限制商住用地,導致住宅用地價格猛增。隨著人口大量湧入都市,就有了後來房價飛漲。也出現了地方間發展不均衡的問題。正如我們所看到的:爲什麽北上廣深的房價高于中西部地區的好幾倍。
工業化和都市化的成就和後果
20侍m90年代中期基礎設施不完善,法治環境不理想,資本市場和社會信用機制不健全,因此以信用級別高的地方政府和國企爲主題,以土地撬動大量資源、加速投資進程,推動都市化和工業化。這種模式成就有目共睹,但也帶來了许多後果:與土地相關的腐敗問題,都市化以“地”爲本,忽略了“人”,民生支出不足,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供給滯後;房價飛漲,債務加劇,經濟過度依賴投資,民衆收入不高、消費不足,也表現在産能過剩無法被國內消化,向國際輸出時,又引起貿易失衡和沖突。
尋求新的平衡
産能過剩、債務風險、外部失衡對我們未來經濟的發展造成了很大影響,繼續推行都市化經濟發展地方政府不再是重投資、重生産,而是加大民生支出,完善公共服務設施、解決外來人員住房、落戶、子女上學問題,降低教育、醫療費用等。擴大消費、降低居民儲蓄,推動國內大循環,提升技術解決“卡脖子”問題。
蘭老师接纳通俗易懂的文字讲述了近40年中國經濟發展中的舉措和問題,通過這本書對地方政府在經濟發展中的角色有了一個或许的了解,知道了爲什麽會出現打工潮?爲什麽房價飛漲?以及其背後的原因。有了這些基本認識,能夠幫助我們讀懂中國政府新聞,增長見識。
——西南大學MBA2021级 何雨彤
在自己设定的日期当日读完全书,最大的感伤是蘭老师写作《置身事内》,一定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书中列出了很是多的引文出处,内容详实准确。作为一名经济学教师,追求学术的严谨,理所应当。读者看到那么多的书单,自有一种攫取到真知灼见的喜感,但正如蘭老师所说,大多记了书单的同学,事后都没有去好好念书。我们正是生活在这样一个知识信息泛滥的年代。“沒有英雄造就的時代,只有時代造就的英雄”,當今中國和全世界發生的事,所謂“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身邊似乎人人都或多或少經曆著“內卷”和“焦慮”。那到底爲什麽卷,卷什麽?我想,通過閱讀本書,似乎找到了一點問題的脈絡。
中國地大物博,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和資源分配,往小了看十分錯綜複雜,往大了看又似乎不太複雜,“治大國如烹小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曆程,就是中國共産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曆程。政府主導了經濟發展和資源分配的一大部门。資源有限,蛋糕有限,人口衆多,所以到了老黎民的“飯碗”邊,就得去爭!“爭”蛋糕,就有竞爭,竞爭不就是“卷”嗎?
書中羅列的信息較多,總的主線正如副標題所說,講的就是中國政府與經濟發展的基本關系。政府很大,大到可以憑著國家意志推進“房住不炒”“精准扶貧”“動態清零”。這樣的鼎力大举,可能當今世界上不存在第二個國家能夠有能力做到。政府又很小,小到像公司員工一樣,一家家去跟企業談招商引資,去國外拉一個個的基建訂單,去參加一場場國際論壇和峰會。我們的政府就是這樣一個特別務實的政府,從大偏向上給14億人口的基本生存宁静兜底,一切的政策商議、指定和執行,重在一個“穩”字,遵循又好又快的發展路徑。中央政府的頂層設計基本都在大偏向層面,不會給地方政府設置太多的條條框框,就像領導開會的文件,永遠是偏向引領性的內容。但具體到地方政府,再到具體的政府職能部門,絕不會那麽“虛無”,基本都有明確的數據和行事條例,最終落地要實在。雖然還存在庸政懶政亂政的現象,但總體來看,我們的政府可能是全球最勤勞和專業的政府之一。具體的經濟革新和發展,往往是政府搭台,企業唱戲。具體到民生領域,人民也是戲裏的主角,個人而言,不在乎多麽大層面的宏偉,自己的小日子過好,才是最重要的。正如書中所言:生活過得好一點,比大多數宏偉更宏偉。
——複旦大學MBA2022级 张志伟
06 最後鳴謝
活動組織者
複旦大學沈梦思
複旦大學娄德武
複旦大學纪瑞鹏
西南大學罗婧
西南大學赵蘭君
活動主辦方
複旦大學MBA讀書會
西南大學MBA讀書會
贊助商
樊登讀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