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續紅色血脈,傳承紅岩精神
——學院本科生第二黨支部走進紅岩革命紀念館開展理想信念教育
爲加強學生黨員黨性修養,提升學生黨員思想政治素質,本科生第二黨支部充实發揮重慶紅色資源優勢,主動開辟理想信念教育“第二課堂”,讓舊址遺址成爲學習“教室”,讓文物史料成爲學習“教材”。3月11日下午,在黨支部書記吳玲玲同志和支部教師黨員馬超然同志的帶領下,學院本科生第二黨支部全體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代表走进红岩革命纪念馆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赓續紅色血脈,傳承紅岩精神。
“紅岩村是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所在地,重慶談判期間,毛主席在此居住,更使它爲中共黨員們所熟知……”在解说员的帶領下,全体同志庄严而肃穆田地入纪念馆,恢弘浩然之意、无畏坚贞之情在每一位支部成员的心中迸发。每一张印刻岁月的照片,每一件涤荡心神的文物,都能将那极重无比的历史重现于眼前。在炮火连天的岁月里,在海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一批批仁人志士,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革命精神,同敌人展开了奋不顾身的斗争。走进场馆,走入红岩公墓,献上缅怀的鲜花,陶醉在这段艰辛卓绝的历史中,我们谨记历史的经验教训,感恩如今的宁静生活,不忘初心、一心向党,让红岩精神不停传承与发扬。
此後,支部成員在紀念館廣場的革命先輩雕像前,由支部書記帶領舉行了支部預備黨員的入黨宣誓儀式。八十字的入黨誓詞,體現了黨員對黨組織和黨的事業發自內心的自覺自願的政治選擇,同時也是每一位黨員對我們黨許下的莊嚴承諾。心潮澎湃、激情滿懷,現場響起陣陣激昂的宣誓聲,發自內心的聲音抒發著對黨忠誠的決心,面對著黨旗,各人接受了一次徹底的思想洗禮。恪守黨旗下的諾言,越发嚴格要求自己,時刻保持共産黨員的先進性和先鋒模範作用,努力使自己成爲一名優秀共産黨員!
“紅岩上紅梅開,千裏冰霜腳下踩,三九嚴寒何所懼,一片丹心向陽開”。習近平總書記曾深刻指出:紅色血脈是中國共産黨政治本色的集中體現,是新時代中國共産黨人的精神力量源泉。回望過往曆程,眺望前方征途,我們必須始終赓續紅色血脈。革命先烈流血犧牲打下的紅色山河需要我們去守護、去捍衛,只有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始終保持奮鬥姿態,時刻自警、自省、自勵,我們才气夠戰勝前進路上的各種挑戰,不斷書寫屬于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壯麗詩篇,生逢盛世,當不負盛世!
紅岩革命紀念館觀後黨員感悟節選
2022年3月11日,走在紅岩革命紀念館的小徑上,我想,這應該是我最值得紀念的日子了吧。耳邊響起講解員的聲音,是了,一路走來,我們已然從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曆史發展長河中,在先輩們曾生活、奮鬥過的紅岩村裏,見證了革命黨人不屈不撓、堅韌不拔的“紅岩”精神,而如今,作爲新中國的時代青年,惟願祖國與黨繁榮兴盛,生生不息。
——韓一瑄
在紅岩革命紀念館中,跟隨講解員的腳步,看著展櫃中一件件布滿歲月痕迹的文物,我們似乎親身經曆了近代中國的那段狼烟歲月,深切感受到了紅岩革命精神,感受到了我們之所以生活在這樣宁静美好的新中國,是因爲無數革命先輩的抛頭顱灑熱血!作爲一名大學生,作爲一名共産黨員,我會將他們的偉大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王安
翻開紅岩村的曆史,在抗日戰爭時期,這裏是中國共産黨在國統區的指揮中心。抗日戰爭勝利後,毛澤東同志親自來到重慶,坐鎮紅岩、運籌帷幄,決勝千裏,在這裏指揮了著名的上黨戰役,這更是爲紅岩的曆史增添了最爲光輝的一頁。2016年5月,紅岩村當選爲"重慶十大文化符號"。這也是紅岩精神获得繼承發展的一種體現。紅岩村,就像一團火,在照亮了自己的同時,也溫暖、熏染、改變了我們。
——袁雙
解放的硝煙散去了,曆史的塵土沈積下來;曆史的槍聲停下了,烈士的怒吼萦繞耳畔;烈士的鮮血流盡了,革命的紅岩永遠不倒。曆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周總理曾給友人致信“危難誰與共,風雨憶同舟”,那個年代,在不知未來如何的情況下,一批革命黨人,堅持自己的理想信念,爲之奮鬥。他們留下了紅岩精神,也不止紅岩精神。也許,歲月能改變山河,但精神永存。也許,戰爭的硝煙已經遠去,但愛國愛黨的情感不變。如今,薪火傳承到我們手中,生于盛世,我們也定當不負盛世。
——林信同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这样一个诗意的日子里,我们踏入了红岩革命纪念馆。甫一入馆,便觉来自历史的厚重感压的人不敢说话。泛黄的旧报纸,透露着年代感的旧时时装,隔着半个世纪时光的合照,绘出了英雄色彩的油画,陈旧清贫而整洁的房间,随着解说员的解说,一幅庄严而神圣的历史画卷在眼前慢慢铺展开来,一段压抑而充满着磅礴向上力量的故事徐徐道出。旅行完毕后,我的心情还久久不能平静。无数伟大的中共党员,他们不怕牺牲,英勇抗争,正是在他们“砍头没关系,只要主义真”的红色精神的帶領下,中国才气从混沌走向灼烁,中国国民才气走出水深火热。
受這種紅色精神的熏染,當我們站在偉人雕像前,面對黨旗,铿锵有力地宣誓的那一刻,我似乎和幾十年前的他們心連心。我爲自己能成爲一名中共預備黨員而自豪,更覺肩上責任之重。我必將繼續精進自我,嚴守黨的紀律,深入群衆,服務群衆,嚴格要求自我,爲共産主義奮鬥終生,不負先輩期望,不負黨和人民的期望!
——常玉潔
“感南方局史數紅岩,一館網桑田。贊仁人志士,舍生忘死,千古流傳!抗戰風雲變幻,華夏曆春寒。歎蔣賊無意,再起烽煙。”這是對紅岩革命先烈們最極致的評價。從前讀《紅岩》,也曾爲其中的江姐、許雲峰、小蘿蔔頭的大義凜然所感動,也曾想要親眼見見那一方紅岩,但我卻忘記了紅岩精神的發源地是在渝中區的紅岩村。通過講解員的解說,我們一行人重曆那段鮮紅的曆史;走過那段青石路,帶著探索先輩足迹的好奇,走進南方局辦事處,探索密道,心也跟著燃燒起來;走過先輩們事情生活的地方,似乎他們的音容笑貌就在眼前。感歎先輩們的智慧、嚴謹、艱苦開新局的同時,也激勵著我們追尋先輩們的足迹,保持初心如故,不負時代,不負黨,不負人民。
今天,我們在紅岩革命紀念館的見證下,面對黨旗宣誓,佩上黨徽,這是我們最光榮的時刻,必將一生難忘。今後,我們也必將牢記先輩光輝,不忘峥嵘歲月,年記最初的誓言,爲共産主義奮鬥終生,盡己所能,服務社會,服務人民。
——鄭秀甯
曆史的交彙在這一刻發生了,站在紅岩革命紀念館,幾十年前的這裏,在這黃泥土地上,有無數的仁人志士爲了自己內心的信仰前仆後繼。曆史上無數偉大的交鋒和重要時刻被記錄,看著那些斑駁的桌椅,模糊間還能看見辦公之人忙碌的身影,還能看見他們的憤怒、疲憊、堅守和喜悅。在不大的小樓裏,每個房間都有自己的職能。透過幾十年的時光,似乎還能看見他們在匮乏物質的艱苦條件下熠熠生輝的靈魂,能看到他們相互鼓勵,爲共産主義奮鬥的不屈精神。那些逝去的人啊,你們看到今日的花開了嗎,落葉飛舞是你們的欣喜嗎。致敬,爲共産主義奮鬥的你們。
——朱英琪
昨天我們一起參觀了嘉陵江畔的紅岩革命紀念館,通過對革命遺址的參觀以及老一輩革命家們故事的進一步了解,切實感悟到了先輩革命家們救亡圖存的革命精神、不畏艱險的奮鬥精神、、勇于犧牲的奮鬥精神。如今的安甯與幸福來之不易,當接過黨徽的那一刻,我明白身上的責任將越发重大,要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積聚力量。
——劉鑫月
帶上黨徽的那一刻,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紅岩革命紀念館的講解參觀,讓我對中共中央南方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一長廊的圖片與解說,周恩來總理,董必武先生等革命家的身影與曆史重合,無數的革命碎片在我腦海中上演。再往後,一張質樸無華的辦公桌,一兩把藤椅,一雙布鞋,一張一米寬左右的木質床板,一個挂衣架,這在南方局辦事處已經成了事情室和生活的標配。他們用複古的棕色爲我們創造絢爛的五彩。
“我宣誓,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産黨……永不叛黨!”铿锵的誓言即是我內心最真實的觸感!
——淩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