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4日,西南大學經濟治理學院《耕讀中國》特色課程啓動儀式暨“中國農業發展的成就與挑戰”學術講座在學院B101報告廳隆重舉行。西南大學經濟治理學院、西南大學農村經濟與治理研究中心、西南大學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配合邀請戴思銳教授主讲《耕讀中國》特色課程的开篇第一课。學院黨委書記盧躍進、黨委副書記張其光、農村經濟與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張應良教授、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肖亞成教授,10余名農林經濟治理系教師以及100多名農經專業本科生、研究生參加了此次活動。
農林經濟治理系教工黨支部書記周洪文老师首先向各人介绍了戴思銳教授的新作《中国农业生长:过往与未来》,並为各人讲述了著作背后的创作故事,将戴思銳老师誉为流传知识、播种希望、通报幸福的楷模。
學院党委副书记张其光主持赠书仪式,向12名优秀农经学子赠予戴思銳教授亲笔签名的新作。这不仅仅是知识的通报,更是希望與使命的傳承;亦表達了對同學們能以書爲伴、以書修身,認真學習、報效祖國的美好祝願。
2018級農林經濟治理專業卓琬穎同學代表優秀學生發言。作爲獲得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的准研究生,她介紹學習成長的心路曆程,希望同學們承袭傳統,不忘初心,不負曆史使命,不負學院和老師的殷切期盼。
學院党委书记卢跃进代表學院对戴思銳老師致以高尚的敬意,並强调劳动教育在人才培養中的重要性,指出耕讀教育是加強勞動教育的重要載體,也是弘揚我國耕讀傳家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抓手,也是學院开展“三全育人”,推进课程体系革新的重要举措。
启动仪式之后,戴思銳教授以中国农业的奇特性为切入点,进行了“中國農業發展的成就與挑戰”專題講座。他以曆史敘事的視野,詳實的數據,生動的實例,將中國農業發展取得的偉大成就歸納爲五大點、二十二小點,向當代農經學子全景介紹了中國農業發展的奮鬥曆程。著眼現實發展困境和預期發展目標,歸納出自然資源剛性、發展內生動力衰減等六大挑戰,爲農經學子增強學農支農愛农素养並提升专业实践能力指引了偏向。
習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村是我国文明的起源地,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 “耕读传家远,诗书继世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想家庭模式,耕读结合不光體現了農耕文明以勞動養體,自然養性,文化養心的和諧理念;同时也体现了“再起一代”的历史责任和继续,也是耕读的最终目标。學院開設《耕讀中國》特色課程,组建起跨学校、跨学科、跨院系的课程建设团队,在启动仪式暨戴思銳教授的开篇之讲结束后,后续课程将接纳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从土地、科技、生态、经营主体等多个微观领域为本科生、研究生解说乡情、民情和农情;同时開設劳动教育实践课程,知行合一,切实践行耕读教育。通过一系列的专题学习和实践运动,资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知“耕读文化”,树立秉持“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精神,结合国家生长,提高深度分析“三农”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知农爱农、强农兴农。
(经济治理學院 農經系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