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學院新聞 > 正文
提升学术品味 享受科研乐趣——学院举办第十一期和第十二期研究生学术沙龙
宣布时间:2021年03月22日 10:44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浏览次数:

爲提升學院研究生培養質量,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3月19日下午,學院“經管·星火”研究生學術沙龍第十一期(博士生專場)與第十二期(碩士生專場)分別在學院B204和B201舉行。

博士生專場由2019級農業經濟治理專業博士研究生劉慧慧、2020級産業經濟學專業博士研究生曹宇芙擔任主講人,經濟治理學院葛明副教授、熊雪老師擔任點評嘉賓,學院黨委副書記田麗以及學院2019級、2020級博士生參加此次學術沙龍。沙龍由2020級博士生張馨月主持。

劉慧慧介紹論文《財政支出結構對城鎮相對貧困的影響研究》,文章接纳相對貧困線測度中國城鎮的相對貧困狀況及其動態變化,參考Lorenz曲線的兩種函數形式估計城鎮相對貧困指數,研究財政支出結構對中國城鎮相對貧困的影響。最終得出中國的城鎮相對貧困問題日趨惡化,同時西部地區表現更爲嚴重;一般公共服務、教育和交通運輸支出在全國層面上有效緩解了城鎮相對貧困狀況,且交通運輸支出存在明顯的滯後效應等結論。

曹宇芙介紹論文《貿易便利化與服務業全球價值鏈嵌入》,從貿易便利化爲切入點,基于理論模型分析了貿易便利化對服務業全球價值鏈嵌入水平的影響機制,通過實證檢驗,得出貿易便利化會通過降低服務要素價格顯著促進服務業全球價值鏈嵌入度;貿易便利化對服務要素投入爲中等水平的服務業全球價值鏈嵌入的正向影響要強于服務要素投入爲低水平和高水平的服務業等結論。

葛明、熊雪兩位老師認真閱讀兩位同學的論文後,就文章存在的問題與兩位同學交流並給出針對性的修改意見。認爲在研究範圍、理論機制、看法認定、指標依據等方面還需要做進一步改進,同時注意寫作視角要持有學術研究的客觀性,文中所用的結論與文章研究的結論都要謹慎且明確等。

碩士生專場由2019級碩士研究生楊柯凡、馮月擔任主講人,學院黨委副書記田麗及2020級全體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參加。本場沙龍由2019級碩士研究生侍述強主持。

楊柯凡以“論文寫作靈感和思路”爲主題進行了分享。他認爲論文寫作靈感主要來源于導師課題、經典文獻整理、課程論文撰寫、微信公衆號等。他還詳細介紹了論文《新發展階段配景下農戶收入保障指數測度與政府補貼效應研究—以重慶市爲例》。該論文立足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的新形勢和“兩不愁、三保障”的多維貧困標准,從重慶市區縣實地調研中獲取問卷調查數據,接纳熵值法和工具變量分位數模型計算出相應指數,並基于上述分析得出了教育補貼、醫療補貼等對農戶的收入保障指數有促進作用等結論。

馮月結合論文《變廢爲寶:中國農村養殖業廢棄物資源化處理的政策效應評價》和《中國農地確權政策的增收與減貧效應研究》,從研究配景與問題、理論分析與假說、實證設計與數據、實證結果與分析、進一步分析討論、研究結論與建議六大方面對“論文寫作流程與規範”進行詳細闡釋。此外,馮月結合自身研究經曆,提出學術研究應從自身興趣出發,立足于時代前沿、民衆生活和學科交织,完成從學習型思維到科研型思維的轉變等。

最後,田麗老師對本次碩士生學術沙龍進行總結。她体现,幾位主講人的分享很是精彩,希望低年級的研究生要多向優秀的師兄師姐學習,不斷提升學術研究水平,同時希望各人能盡早規劃自我,提升綜合素質。此外,她還談到學院高度重視對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鼎力大举支持學術沙龍活動,給予了各方面強力支持,並制定了學院學生學術會議資助辦法,鼓勵學生外出參加學術會議等,希望大家能珍惜學院提供的優良科研條件,創造出更多高質量的學術结果。

据悉,经济治理学院研究生学术沙龙已连续举办十二期,旨在搭建一个师生、朋辈之间进行学术交流的平台,以促进学生科研水平的提高,实现人才培養的高质量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