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進一步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搭建學術交流溝通平台,拓展研究生學術視野,6月19日下午3點,經濟治理學院在騰訊會議平台上舉辦“經管·星火”第六期博士生學術沙龍。2019級應用经济学专业博士生张鹏飞分享论文,学院两位年轻教师巫俊、刘宽斌担任论文点评人,学院党委副书记田丽、研究生輔導員柳为易以及学院博士、硕士研究生加入,沙龙由2019級博士生張博主持。
2019級博士生張鵬飛分享論文《産業集聚、技術創新與經濟高質量發展——基于我國五多数会群的實證研究》,論文基于2008—2018年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長江中遊、成渝五多数会群共計101個地級市的統計數據,設計了5種模型,通過實證檢驗得出,産業集聚和技術創新均能顯著推進五多数会群經濟高質量發展,差异産業集聚類型對五多数会群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明顯的差異,産業集聚對東部沿海省份都市經濟高質量發展作用不明顯但對內陸地區都市影響較大,第三産業集聚對東部沿海都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存在單一門檻效應。
巫俊老師認爲論文選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論文結構合理、語言流暢、可閱讀性極強,同時也指出文章存在一些問題並給出改進建議。巫老師指出,機理分析部门存在邏輯問題,建議根據邏輯的內在關系,層層遞進,使分析更具條理性。在文章的論述方面,建議多引入參考文獻支撐自己的觀點,增強說服力。巫老師建議技術創新的測度指標應剔除規模因素,使用牢固效應進行基准回歸和穩健性檢驗。同時指出在分析産業集聚對差异規模的都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是否具有差異性影響時,用分樣本回歸是無法進行系數的比較的,建議接纳交互項的要领。
劉寬斌老師建議在變量選取、缺失數據插值法、中介效應、産業集聚模型方面做詳細的解釋說明,可引入文獻作爲理論支撐來增強文章的說服力。行文應注重嚴謹性,制止使用“可能”等不確定性的表述。建議多從經濟理論角度進行分析,制止只注重數據,論文的表格中應當給出模型焦点參數注解,使閱讀者更易理解。劉老師還指出論文的門檻效應部门缺乏前後關聯性,若難以進行解釋可酌情刪改。
兩位老師用心細致的點評讓聽衆受益匪淺,啓示研究生在論文寫作中,應注意加強文獻的閱讀與運用,需要更注重細心嚴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