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7日上午,西南大學經濟治理學院經濟系、經濟研究中心在學院A407召开经济学學科建設座谈会,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刘瑞教授加入座谈会,聚会会议由经济系主任李海明教授主持,院长助理刘新智教授及其他经济系师生出席了聚会会议。刘瑞教授就学科生长谈了一些看法。
(1)人大分院曆程。他談到,人大是經濟學科最全的高校,但由于學科交织度高,組織事情難度較大,于2001年啓動學科歸類治理事情,合並後經濟學院有教師160余人。但由于社會需求不足,理論經濟學學科發展困難,被邊緣化。最近,順應中央關于加強理論研究的需要,遂再次進行分院事情。
(2)國民經濟學發展現狀分析。他首先談了德國、北歐和美國關于國民經濟學學科界定和發展情況,其次詳細介紹了國內國民經濟學發展的4個流派,計劃學派、治理學派、核算學派和巨系統。
(3)國內學術研究應以問題爲導向。他談到,學術研究應以問題爲導向,當前,隨著人工智能的不斷發展,人的勞動不斷被替代,勞動價值論應如何體現,這是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面臨的問題之一,挑戰前所未有。
老師們就學科邊界界定等問題與劉瑞老師進行了熱烈交流。
27日下午,劉瑞教授在B301報告廳作了題爲“論習近平經濟思想之經濟發展戰略觀”的學術講座。講座由學院黨委書記、院長祝志勇教授主持。學院師生100余人參加了講座。
劉瑞教授首先簡要綜述了當前研究現狀。他認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是以思想主要貢獻者冠名但又不限于貢獻者本人的時代思想,學習和研究習近平本人所提出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觀能夠更精准地掌握習近平經濟思想。劉教授以此爲據,將習近平經濟思想分爲市場經濟觀、發展戰略觀和世界經濟觀三個方面。
其次,劉教授剖析習近平經濟發展戰略觀的形成和成熟曆程。他指出,在主政甯德時期,習近平根據閩東的三個特點和三個優勢提出了“閩東發展戰略”;在主政浙江時期,習近平又根據中央的政策和浙江的特點提出了“八八戰略”、“平安浙江戰略”和“法治浙江戰略”。對八個方面代表性指標的實證檢驗證明,“八八戰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這兩個時期,習近平發展戰略觀的特點是始終堅持與中央戰略決策部署保持一致;堅持從自身環境條件出發,因地制宜;堅持簡明简要地表述發展戰略意圖;許多發展觀和治國理念開始形成。在擔任黨和國家領導人後,習近平同志又連續提出了十個國家發展戰略。最後,對這些戰略內容的梳理和幾代領導人戰略的比較讲明,習近平發展戰略觀具有傳承性、開創性、世界性、問題導向性、動態性等五個特色,提出的關于中國發展階段的新判斷、發展新理念、世界性發展戰略爲實現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及人類命運配合體貢獻了偉大智慧。
最後,劉教授和在座師生就生態經濟、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東北振興、體育經濟等話題進行了熱烈的交流。
主講人介紹:刘瑞,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先后在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2),硕士学位(1991)和博士学位(1996)。2001-02年获韩国高等教育财团ISEF项目资助,在韩国首尔国立大学从事有关东北亚经济政府干预经验与教训博士後项目研究,也曾到荷兰政府社会福利部、中国台湾经济研究院从事学术项目研究。兼任中国宏观经济治理教育学会会长。
學術研究領域爲發展戰略與規劃,宏觀調控,産業結構與政策等。
代表性结果有《中國特色的宏觀調控體系研究》,《中國經濟發展戰略與規劃的演變與創新》,《京津冀協同發展配景下首都經濟結構調整路線圖》,《社會經濟發展戰略與規劃:理論、實踐、案例》,《政府經濟治理行爲分析》等。主持過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科學發展觀在完善宏觀調控體系中的體現研究”(2007),國家自科基金應急子項目“我國中期發展規劃評估的理論與要领”(2016),北京市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推進首都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研究”(2013)。聯合國兒基會與國家發改委重點項目“汶川地震災後重建中社會經濟政策協調研究”(2009),國家“九五”、“十五”、“十一五”規劃研究項目等。曾入選北京市新世紀哲學社會科學創新人才“百人工程”,榮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结果和高教優秀教學獎,北京市科技進步獎,國家計委科技進步獎,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