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楊丹教授與劉自敏教授、博士研究生朱珠及西南財經大學余建宇博士配合撰寫的論文《配合富足目標下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的收入效應研究——來自原國家級貧困縣的經驗證據》在《治理世界》2025年第7期公開發表。
支持脫貧地區打造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是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然而該战略是否有助于脫貧地區實現配合富足有待于深入研究。研究團隊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農戶增收的視角出發,構建了一個包罗區域公用品牌農産品、中間農産品以及勞動力3類市場的一般均衡模型,從理論上檢驗配合富足目標下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的收入效應;然後聚焦于中國820個原國家級貧困縣,接纳雙重機器學習模型,從絕對水平與相對差距兩個維度對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的收入效應進行實證檢驗。
研究發現,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有助于促進農戶增收,縮小城鄉收入差距,且這一效應存在異質性。具體體現在,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的收入效應在革命老區和重點貧困縣表現更爲明顯。從差异品牌種類來看,經濟作物和水産品類品牌比其他類品牌的收入效應更強。機制分析讲明,地區産業集聚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增加是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發揮收入效應的重要渠道。最後,進一步分析發現,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對鄰近地區的收入效應存在正向溢出效應。本研究爲更好地促進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實現、增強脫貧摘帽地區內生發展能力提供了有益借鑒。
作者簡介:
楊丹,博士,教授,獲教育部青年人才(2023)、農業農村部青年人才(2022)、重慶英才·創新創業領軍人才(教育領域,2021)、巴渝學者青年學者(2019)、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農林經濟治理,2024)等稱號。擔任中國農村發展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農業經濟學會理事、重慶市人大常委會立法咨詢專家、西南大學校學術委員會委員、西南大學社科聯副主席。曾作爲訪問學者前往法國圖盧茲第一大學圖盧茲經濟學院(Toulouse School of Economics, TSE)、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摩爾商學院(Moore School of Business),以及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IFPRI,北京)進行訪學。還曾作爲教育部高級訪問學者在浙江大學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China Academy for Rural Development, CARD)開展學術交流。主要從事農業經濟學、資源環境經濟學、福利經濟學等領域的研究。
期刊簡介:
《治理世界》是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文版月刊。創刊于1985年,隸屬于《經濟日報》社,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治理學部認定的學術期刊,入選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首批國家社科基金重點資助期刊、國家新聞出书廣電總局社會科學類百強報刊和國家新聞出书廣電總局第三屆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該期刊是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評價中心評選出的治理學唯一頂級期刊,在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CSSCI)排名首位,被認定爲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計量與科學評價研究中心治理類焦点期刊、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RCCSE)權威期刊。(2024版)複合影響因子:35.785,(2024版)綜合影響因子:27.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