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
6月1日上午,2021級農林經濟治理專業本科生在我院高靜教授的帶領下,前往銅梁區開展《生態經濟學》課程的實踐活動。師生一行來到銅梁鄉村振興示範區,參觀了銅梁蔬菜科技小院、禦豐蔬菜科技公司,開展了科技學習、實地調研、座談研討以及田間采摘等活動。
在銅梁蔬菜科技小院,小院院長尚將(資環學院研究生)爲各人全面介紹了小院的曆史、特色及影響力。該小院建设于2020年,服务“三农”,驻院学生文理兼有。学生在小院开展科学实验,将培训课堂设在田间地头,将“三农”人才培養与农业科技服务融为一体。小院总结提炼的“三多四方五步”的模式具有良好推广价值。
隨後,同學們來到了禦豐蔬菜科技公司。該公司主營高端蔬菜,建有三個基地,種植面積2800多畝,擁有3個有機蔬菜品牌。2020年投産的“魚菜共生”系統是西南地區單體最大的養殖系統,每個養殖桶直徑6米、深3米,可養五六千尾魚,養殖期大約7個月,一畝地可放8-10個養殖桶。養魚後的廢棄水經過三道沈澱過濾池,只保留有硝酸鹽供給浮閥水培蔬菜吸收生長,吸收完營養鹽後的淨化水最終回流至養殖桶,繼續養魚。魚菜共生系統是當前高值高效農業的示範,畝均産值達到6萬余元。
在學習完魚菜共生系統後,同學們來到科技小院的蔬菜基地。尚將說:“這些土地現在都流轉到村集體或者相助社了,由我們科技小院提供全程的綠色技術指導,既解決了土地撂荒問題,又改善了當地的生態環境。對老黎民來說,既有租金收入,又有務工收入,還能在家生活,老黎民的日子越來越好。”
科技小院的蔬菜基地20多畝是由区政府提供,种植了辣椒、黄瓜,目前进行的科学试验有:品种筛选、康健土壤培育、绿色智能施肥、川渝氨减排。通过田间视察、土壤取样、产物检验、数据分析等完成实验陈诉,总结出绿色蔬菜生产技术,为蔬菜绿色生产规程制定提供科学支撑。
隨後,師生一行回到科技小院會議室,同學們就今天的課程實踐交流討論,重點圍繞供銷相助社、科技助農、高端農業等進行了討論、尤其是關于今年“五·四”青年節,習近平總書記給科技小院同學的回信中肯定了,新時代中國青年該有的“自找苦吃”的“精氣神”,進一步激勵著廣大青年紮基本層,砥砺品格,將個人理想融入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征程中。
最後,高靜老師組織開展了趣味問答遊戲,好比新的農業産業鏈包罗什麽,魚菜共生系統的循環周期等,同學們積極互動,有聲有色,鞏固所學知識。
通過這次實踐活動,同學們積極參與,認真實踐,對生態經濟、生態循環農業都有了更深入了解,也讓同學們看到了紮基本層、奉獻“三農”的同學,如何鑄煉青春,書寫鄉村振興的時代篇章。
據悉,《生態經濟學》課程于2022年獲得了重慶市課程思政示範課程建設立項,高靜老師帶領的課程團隊從理論基礎篇、“兩山兩化”實踐篇、西大特色篇等開展建設,取得預期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