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由國際學院和經濟治理學院聯合申報的重慶市人民政府市長獎學金絲路項目——“2023年瀾湄相助機制下跨境旅遊相助高級研修班”開班儀式在學校國際學院紫雲樓317會議室舉行。緬甸駐重慶總領事館代總領事信雅,重慶市文旅委國際相助交流處處長法式,學校副校長葛信勇,國際學院院長于澤元出席開班儀式,儀式由國際學院院長于澤元主持。
葛信勇副校長致歡迎辭,介紹學校悠久的辦學曆史、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國際化辦學成就,感謝重慶市教委、市文旅委對項目的鼎力大举支持,衷心祝願各國學員們在培訓中學有所獲,爲促進中國與瀾湄國家各領域交流作出貢獻。
法式處長介紹重慶市文化旅遊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和顯著成就,高度評價中國與瀾湄國家的旅遊文化發展相助,衷心希望該項目能夠打造成爲中國與瀾湄國家交流的典範,爲相關國家和地區的旅遊文化發展注入新活力。
信雅代總領事對重慶市教委、重慶市文旅委和西南大學舉辦此項目体现感謝,指出,本次培訓在“人類命運配合體”倡議的大配景下舉行,爲中國和瀾湄國家相助搭建了重要平台,祝願中國和瀾湄國家的發展越來越好。
經濟治理學院塗建軍教授体现,將全力做好該項目的執行事情,幫助學員拓寬視野,開辟職業提升新途徑,助力中國與瀾湄國家旅遊文化産業發展。
學員代表、來自越南的阮翠芸女士向辛勤籌備項目的中方領導及事情人員体现感謝,体现將珍惜培訓機會,多學多看多思考,努力提升個人專業素養。
儀式結束後,全體參會人員在紫雲樓門前合影留念。
開班儀式前,葛信勇副校長會見緬甸駐重慶總領事館代總領事信雅女士,並贈送紀念品。
據悉,本次瀾湄相助機制下跨境旅遊相助高級研修班,由重慶市教委審核批准,學校與重慶市文旅委配合承辦,也是學校首次針對瀾湄國家文化與旅遊發展相關部門官員舉辦的培訓,參與本次培訓的19名學員分別來自越南、緬甸和老撾三個國家。
8月21日上午,本期研修班第一堂理論教學課程在經濟治理學院B303教室開課。課後,學院黨委書記盧躍進、副院長黃慶華、授課老師孫博文、高層培訓中心苟佳歡和鄧小力與全體參訓學員在經濟治理學院大樓前合影留念。
本期研修班爲期30天,將通過10天線下教學和20天线上教学开展教学运动。研修班邀请了业内权威专家开展理论性课程解读,课程内容涵盖旅游行业分析、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旅游国际营销推广、跨境旅游执法风险研究、跨境旅游联合执法等专题,同时将组织学员赴相关区县、委属单元、企业等开展現場教學,领导学员全方位感受重庆文化旅游生长活力和相助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