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師資隊伍 > 專任教師 > 教授 > 正文
專任教師
341C
祝志勇
教授、博士生導師
經濟學系
經濟轉型問題研究
聯系方式
地址: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 PP电子学院
郵編:400715
郵箱:zhzhy@andete.com
 
個人簡介

1965年11月生,男,四川省蓬安縣人,中共黨員,經濟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曾獲得重慶市“322重點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2005);重慶市中青年優秀骨幹教師(2008);曾任政協重慶市第三屆委員會經濟委員會委員(2008-2013);曾任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2000-2008年);重慶市第二屆學術技術帶頭人(政治經濟學,2010);2021—2025年重慶市普通本科高等學校經濟學教指委副主任(2021);經濟學專業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021)負責人;重慶市高校一流課程《發展經濟學》負責人。中國《資本論》研究會理事,中華外國經濟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消費經濟學會常務理事,重慶市市場營銷與商務策劃學會副會長。重慶市社科規劃項目評審專家,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通訊評審專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通訊評審專家,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學位論文質量監測評審專家。

【主要研究偏向】

学术兴趣主要是从事中国經濟轉型問題研究,对国有企业产权与治理、土地制度演化、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粮食生产区位效率、人工智能对劳动收入分配影响等方面理论研究结果获得了经济理论和实际事情者较高评价。

 
研究结果及獲獎情況

【主要項目主持情況】

(一)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2007年,07XJY035)“目前縣鄉財政現狀及對策研究”,結項;2.(2016年,16BJY104)“供給側結構性革新中糧食生産區位效率與産需花样優化研究”,結項;3.(2021,21&ZD039)國家社科重大招標項目“中國共産黨關于繁榮哲學社會科學曆史經驗研究”子課題“新時代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三大體系的構建研究”,在研。

(二)重慶市社科規劃項目:1.國有企業債轉股研究(2000),結項;2.重慶市農地流轉制度研究(2001),結項;3.社會主要矛盾轉化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化貢獻研究(2017),結項;4.成渝雙城經濟圈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研究(2021),在研。

(三)重慶市軟科學研究項目:科技支撐重慶市新農村建設研究(2007),結項。

(四)重慶市重大決策咨詢項目:重慶區(縣)際財力平衡研究(2012),結項。

(五)重慶市發改委項目:重慶市城鎮化進程中的開發區治理體制研究(2017),結項。

(六)重慶市教改重點項目:新文科配景下經濟學專業金課建設研究(2021),在研。

(七)其他項目:1.廣安市都市形象品牌化研究(2000),結項;2.國有企業社會責任研究(2018),結項;3.新時代國有企業黨建+工程研究(2020),結項;4.重慶立區強市品牌發展戰略研究-新國貨潮中“山城啤酒”品牌保衛戰(2021),結項;5.基于卷煙營銷數據畫像的區縣市場層級調控模型研究,結項。

【主要獲獎情況】

合著:人力资源开发与治理研究.[M].西南师大出书社.2000,2001年获重庆市政府社科结果二等奖,2001年人事部人事科学理论结果三等奖;相助:政治经济学课程革新研究.[R].2004年获重庆市教改结果三等奖;相助:关于鼎力大举掘客和弘扬卢作孚企业家精神的建议.[R].2020年获重庆市第七届生长研究三等奖;相助:乡村振兴农村居民生活供水保障研究.[R].2022年获重庆市第八届生长研究二等奖;相助:落实立德树人 建设“四理领悟 四环相扣双线融合”的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新模式.[R].2021年获重庆市教学结果一等奖;相助:千亿地方国企债务违约-华晨暴雷给谁敲醒了警钟.[R].2021年获第七届全国金融硕士教学案例大赛奖;相助:政治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书社. 2001年第一版,2008修订版;相助: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M].西南师范大学出书社。

【主要論文發心情況】

1.國有企業革新的兩個問題.[J].財經問題研究.1994(08);

2.香港經濟繁榮面臨的挑戰與機遇.[J].特區經濟.1994(05);

3.國有企業革新的突破點-産權革新.[J].經濟體制革新.1996(02);

4.現代企業制度的焦点:産權主體多元化、獨立化.[J].經濟研究參考.1996(Z6);

5.重庆市扶贫开发途径研究.[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2);

6.重慶建成長江中上遊地區金融中心的基本條件和對策分析.[J].西南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1997(05);

7.重庆市工业结构调整的举措.[J] .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01);

8.轉型時期宏觀經濟政策的選擇.[J].南方經濟.1999(05);

9.轉型時期相對過剩探析.[J].四川大學學報(社科版).1999(03);

10.90年代農民收入缺口的深層次原因解析.[J].四川大學學報.(社科版.)2001(04);

11.按质论价的经济学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 (社科版)2002(03);

12.農地流轉制度的政治經濟學分析.[J].革新.2003(01);

13國有制産治理體制創新的演進邏輯和偏向.[J].中州學刊.2003(03);

14.轉型時期積極財政政策的一般理論分析框架.[J].河北學刊.2003(03);

15.强化市场自主性增长因素的财政支出政策.[J].经济问题. 2003(08);

16.國有資産治理體制創新的路徑分析.[J].理論月刊.2003(08);

17.馬克思剝削範疇的現代形式.[J].甘肅社會科學.2003(04);

18.分風險:積極財政政策的中間目標.[J].中國軟科學.2004(02);

19.县乡财政困境的制度重构方案.[J]. 社会科学战线.2004(04);

20.內生型制度因子的財政風險分析框架.[J].財經研究.2005(02);

21.國有企業民營化改制的理論和實踐約束.[J].財經問題研究.2005(03);

22.創建與發展中國經濟學战略等.[J].當代經濟研究.2006(01);

23.國有企業市場目標和社會目標兼容探析.[J].財經問題研究.2007(01);

24.城鄉居民消費水平對都市化影響研究.[J].革新.2008(2);

25.統籌城鄉發展中農地流轉的多邊利益平衡思考.[J].探索.2008(01);

26.重慶市農業生産效率評價——基于DEA要领分析[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科版),2009(01);

27.財政壓力與官員政績的牽扯:細究地方投融資平台.[J].革新.2010(12);

28.按勞分配制度的有效實現形式-基于包容性增長的微觀基礎視角.[J].當代經濟研究.2011(07);

29.擴大再生産的動態最優模型——馬克思經濟增長理論的一個解說.[J].經濟科學.2012(06);

30.地方政府投融資平台:第三財政演化的制度性因素分析.[J].地方財政研究.2013(01);

31.城鎮化對政府投資與民間投資的差異性影響.[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4(02);

32.城鎮化推進與居民消費關系的實證:僞城鎮化及其破解.[J].財經理論與實踐.2015(06);

33.財政分權與地方政府規模的空間計量分析.現代財經.[J].2015(07);

34.中國初創企業政府扶持基金的績效研究.[J].西南大學學報(社科版).2016(01);

35.糧食“十一連增”期間生産區域花样的變化及成因.[J].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16(02);

36.农村公共产物供应主体多元化:一个新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视角 .[J] .农村经济. 2017(02);

37.情况规制与中国粮食产量关系的研究.[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科版).2017(04) ;

38. 我国城镇化多元投资主体协同效应研究.[J] .山东社会科学. 2017 (04) ;

39.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J] .厦门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8(04) ;

40.农村劳动力转移、经营规模与粮食生产情况技术效率.[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8(05);

41.制度供应与中国地域绿色创新效率.[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9(01);

42.政府主导、地方政府竞争与科技创新效率.[J] .软科学.2019(02);

43.“一带一路”配景下中越农产物贸易的三元边际分析.[J] .世界农业.2019(09);

44.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与区域科技创.[J] .中国科技论坛.2019(11);

45.营商情况优化、同群偏向与技术创新.[J] .经济评论.2019(06);

46.行政情况优化、偏向性投资与技术创新.[J] .科研治理.2020(02);

47.市场支解、地域异质性与经济增长质量.[J] .革新.2020(04);

48.情况动态性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基于技术导向的中介效应.[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0,(05);

49.成渝地域双城经济圈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 软科学. 2020(10);

50.从地域性市场走向区域性市场——基于五多数会群市场支解的测算.[J] .经济问题探索. 2021(01);

51.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物贸易推进战略.[J] .理论探讨. 2021(06);

52.新经济形势下企业社会责任陈诉披露、融资约束与投资效率:基于制度情况视角.[J] .工程治理科技前沿. 2022(02);

53.人工智能是否会降低劳动收入份额 —基于牢固效应模型和面板分位数模型的检验.[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21(11);

54.人工智能对劳动收入份额的非线性影响 —基于人口结构转型视角.[J]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22(04);

55.人工智能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 —基于静态空间杜宾模型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的分析.[J] .经济问题探索. 2022(05);

56.数字化赋能:互联网使用对农户信贷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研究——基于选择实验要领的检验和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2022(04);

57.數字基礎設施對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及其門檻效應.[J].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05);

58.中國數字營商環境評價的理論邏輯、比較分析及政策建議.[J].經濟學家.2022(12);

59.新农保对农村劳动力就業选择的影响.[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01);

60.探索式创新与企业韧性-来自新三板上市公司的证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23,(02);

61.八大综合经济区人力资本水平的测度、差距剖析实时空演化.[J].统计与决策. 20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