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尹虹潘,重慶人,經濟學博士,西南大學經濟治理學院教授、中國式現代化政府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研究領域】
主要从事區域與都市經濟發展(含行政區劃體制)、人口都市化與城鄉融合發展等领域的研究。代表性结果见于《中国工业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中国人口科学》《中国软科学》《经济科学》《财经研究》《南开经济研究》《经济学家》等期刊及相关著作。主持或主研国家级项目、国家部委项目、地方省级项目等20余项。相关结果获国家生长革新委、教育部、重庆市政府等省部级一二三等奖多项,关于区域生长战略与政策、民政(行政区划)等方面的决策咨询内参陈诉多次获国家部委及地方省级以上批示或被主管部门在决策中接纳。
【主要經曆】
先後畢業于原西南師範大學(現西南大學)、西南大學、重慶大學,分別獲得經濟學學士、經濟學碩士、經濟學博士學位。曾長期供職于省級政府決策咨詢單位擔任內設機構主要負責人,2010年破格晉升副研究員、2015年晉升研究員,2018年調入西南大學任經濟治理學院教授。
先后兼任过省级生长革新部门学术委员会委员及计划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统计等主管部门咨询专家,省级科技奖励评审专家,省级高级职称评委会评委,多个学会常务理事/理事,《经济学(季刊)》《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中国人口科学》《中国治理科学》《Sustainable Development》及部门大学学报匿名审稿专家,部门科研院校兼职研究生及博士後导师等。
【主講課程】
本科課程:《政治經濟學》(重慶市一流課程),《宏觀經濟學》,《當代中國經濟》(含雙語)
碩士課程:《區域發展戰略與政策》,《中級微觀經濟學》
博士課程:《區域經濟理論與實證要领》


【代表结果】
【1】全國百佳出书社著作:
尹虹潘、劉姝伶《內陸“亞中心”構建與中國區域協調發展》,西南師範大學出书社,2021
【2】重要期刊[國家自科A類期刊/國家社科資助期刊/重要二次文獻期刊]第一或通信作者論文:
劉姝伶、楊文舉、尹虹潘[通信作者]《行政邊界阻礙了跨界縱向經濟關聯嗎?——重慶直轄影響川渝接壤區人口漫衍的證據》,《經濟科學》2025(1)
尹虹潘、付文骏《瑜亮相生:双子都市竞合如何成就相互生长?》,《中国软科学》2025(1) 【封面论文】
尹虹潘、宋晶晶《行政幹預對省會首位度的影響效應——基于全國25個省份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開發研究》2023(5)【人大報刊複印資料《區域與都市經濟》2024(2)全文轉載】
尹虹潘、劉姝伶《新時代中國經濟政策工具創新——國家級戰略平台的政策工具特征分析》,《經濟學家》2021(8)
尹虹潘、劉姝伶《“中心—亞中心—外圍”區域發展花样:宏觀戰略與微觀訴求的空間聯結》,《革新》2020(12)
尹虹潘《中國工業化水平的重新測度》,《經濟學家》2019(3)
尹虹潘《國家級戰略平台结构視野的中國區域發展戰略演變》,《革新》2018(8)
尹虹潘、劉渝琳《都市化進程中農村勞動力的留守、進城與回流》,《中國人口科學》2016(4)
尹虹潘、劉渝琳《革新開放以來的“中國式”都市化演進路徑》,《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16(5)
尹虹潘、劉渝琳、劉姝伶《經濟漫衍基准下的中國人口漫衍均衡測度研究——基于MATLAB空間模擬的估算》,《中國人口科學》2014(5)
尹虹潘《差异房地産調控政策在都市層面的運行機制——基于都市房價空間漫衍曲線的理論分析》,《經濟學家》2012(12)
尹虹潘《開放環境下的中國經濟地理重塑——“第一自然”的再發現與“第二自然”的再創造》,《中國工業經濟》2012(5)【人大報刊複印資料《區域與都市經濟》2012(10)、《地理》2012(5)同時全文轉載】
尹虹潘、劉姝伶《中國總體基尼系數的變化趨勢——基于2000~2009年數據的全國人口細分算法》,《中國人口科學》2011(4)
尹虹潘《市民收入不均與都市住宅價格空間漫衍——理論模型與數值模擬》,《財經研究》2011(6)
尹虹潘《都市规模、空间距离与都市经济吸引区—— 一个简朴的经济地理模型》,《南开经济研究》2006(5)【封面论文】
尹虹潘、鄧蘭燕《三峽庫區經濟斷裂帶的貫通思路》,《革新》2005(12)
尹虹潘《對都市吸引區範圍界定的理論分析》,《財經研究》2005(11)
【承擔項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统筹城乡生长的就業、户籍与土地利用制度联动机制研究》(09XJL003)
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基金項目《國家級戰略平台促進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研究》(19YJA790108)
國務院三峽辦課題《三峽庫區産業结构研究》(2010)
重慶市社科規劃中特理論項目《成渝地區要素市場化配置的行政區劃制約及破解路徑研究》(2022ZTYB10)
重慶市社科規劃重點項目《重慶落實“兩點”定位助力構建全國區域協調發展新花样研究》(2018ZD17)
重慶市社科規劃重點項目《交通對重慶市區域經濟發展花样的影響研究》(2017ZDDY01)
重慶市社科規劃項目《重慶直轄二十年後的成渝都市群發展新路徑研究》(2016YBJJ027)
重慶市社科規劃項目《重慶市區域人口有序流動及優化漫衍研究》(2014YBJJ024)
重慶市社科規劃項目《新型城鎮化進程中的人口有序流動及其漫衍均衡研究》(2013PYLJ03)
重慶市教委人文社科項目《新時代中國經濟政策工具創新》(2022)
重慶市發展革新委決策咨詢課題《重慶市經濟社會發展預期治理研究》(2020)
重庆市生长革新委决策咨询课题《重庆农民工就業创业意向视察及政策研究》(2017)
重慶市統計局“2015年重慶市1%人口抽樣調查研究課題”《重慶市人口區域漫衍狀況分析》(2016)
【主要獲獎】
重慶市社會科學優秀结果獎(第十一次)一等獎/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结果獎(第九屆-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建設人口均衡型社會研究》(2022/2024)
国家生长革新委优秀结果三等奖《统筹城乡生长的就業、户籍与土地利用制度联动研究》(2014)
國家經濟信息系統優秀结果三等獎《國家“十二五”規劃與重慶革新開放的重點和目標研究》(2013)
重慶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重慶支撐西部地區經濟增長能力研究》(2012)
重慶市發展研究獎(第四屆)三等獎《重慶兩江新區經濟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研究》(2012)【重慶兩江新區首個五年發展規劃】
國家發展革新委優秀结果二等獎《成渝經濟區發展思路研究》(2010)
國家發展革新委優秀结果二等獎《促進重慶市區域協調發展研究》(2008)
國家經濟信息系統優秀结果三等獎《重慶市一圈兩翼産業结构研究》(2007)